兰州市降雨型黄土滑坡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5
作者
张珊 [1 ,2 ]
杨树文 [1 ,2 ]
杨猛 [1 ]
李鹏元 [1 ]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2] 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降雨型黄土滑坡; 核密度估算; 空间分布特征;
D O 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6.12.029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针对兰州市1986—2016年间降雨型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文基于ArcGIS,利用核密度估算方法分析滑坡点,通过多次测试比较确定了估算的最优距离阈值,得到概化程度高、数值变化平滑的栅格密度,并结合研究区内高程、坡度以及地质环境揭示了降雨型黄土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滑坡点沿着黄河及其支流沿岸分布,密集程度有"两高两低"分布特点,高程、坡度与滑坡多发存在相关性,城关区滑坡点最多且呈环状分布,西固区次之,其他区较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211 +2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兰州黄河阶地演变过程对滑坡活动的控制效应 [J].
张泽林 ;
吴树仁 ;
唐辉明 ;
黎志恒 ;
赵成 ;
张永军 ;
王涛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 40 (09) :1585-1597
[2]   兰州市皋兰山铁三小滑坡形成条件及其稳定性分析 [J].
曾润强 ;
王思源 ;
曾宇桐 ;
郭富赟 ;
李松 ;
赵岩 ;
孟兴民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03) :339-343+350
[3]   基于关联维数的黄土滑坡空间分布结构及其成因分析 [J].
邱海军 ;
崔鹏 ;
王彦民 ;
刘琪 ;
胡胜 ;
高宇 ;
靳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03) :546-555
[4]   兰州皋兰山Ⅰ-4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 [J].
王振华 ;
邓辉 ;
于飞 .
甘肃地质, 2013, 22 (03) :71-76
[5]   基于GIS的兰州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析 [J].
祁元 ;
刘勇 ;
杨正华 ;
徐瑱 ;
方苗 .
冰川冻土, 2012, 34 (01) :96-104
[6]   基于核密度估算的路网格局与景观破碎化分析 [J].
蔡雪娇 ;
吴志峰 ;
程炯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1) :158-164
[7]   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J].
张茂省 ;
李同录 .
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04) :530-540
[8]   2009年兰州市九州石峡口滑坡成因及其西侧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J].
穆鹏 ;
吴玮江 ;
杨涛 .
西北地震学报, 2010, 32 (04) :343-348
[9]   崩滑流地质灾害链式机理及其优化防治 [J].
冯玉涛 ;
肖盛燮 .
灾害学, 2009, 24 (03) :22-26
[10]   兰州市九州石峡口滑坡特征及治理方案 [J].
崔艳荣 ;
庄飞舟 ;
吴玮江 .
甘肃地质, 2009, 18 (02)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