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在可持续性定量测度中的应用——以湖南省2000年为例

被引:18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谢春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九中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长沙,长沙理工大学建筑系,湖南长沙,湖南长沙,湖南长沙,湖南长沙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性定量测度; 生态承载力面积;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摘要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E .R .William和M .Wack ernagel于 1992年提出并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 ,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 ,它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 ,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型土地类型的面积 ,并与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该模型具有概念形象性、内涵丰富性以及实现对生态目标测度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特点。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在此基础上 ,对湖南省 2 0 0 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与分析 ,结果表明2 0 0 0年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为 0 .5 32 4hm2 。最后 ,还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