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途径探讨——参与式社区规划途径的适用性

被引:16
作者
刘艳丽
陈芳
张金荃
机构
[1] 宁波大学建工学院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社区规划; 城市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寻求历史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融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善的社区发展途径探讨 [J].
焦怡雪 ;
刘涌涛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8, (04) :33-37
[2]   社区行动规划方法在扬州老城保护中的应用 [J].
朱隆斌 ;
Reinhard Goethert ;
郑路 .
国际城市规划, 2007, (06) :58-62
[4]   城市低收入社区参与型改造的理念与实践——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启示 [J].
王郁 .
城市问题, 2006, (05) :56-61
[5]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规划——以上海市为例 [J].
孙施文 ;
邓永成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6) :16-18+51
[6]   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之辨析 [J].
胡伟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1) :60-63+80
[7]  
基于政府规划的社区规划实证研究[D]. 郑志锋.浙江大学. 2007
[8]  
社区发展规划[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赵民, 2003
[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王景慧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