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株高活力纤维素分解菌EA3-867和N2-78的获得及其特性的比较

被引:13
作者
Cellulase Research Laboratory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 Academia Sinica and the Shanghai Distillery No Shanghai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纤维素酶组
[2] 上海酒精二厂
关键词
纤维素酶; EA3-867; 纤维素粉; 色谱试剂; 分解菌; N2-78; 滤纸酶;
D O I
10.13343/j.cnki.wsxb.1978.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 Rifai)野生型菌株AS 3.3002 和木3,分别经多种物理化学因素(高能电子、60钴、紫外线、亚硝基胍、硫酸二乙酯等)诱变处理后,得到二株变异菌株EA3-867和N2-78。它们的固体曲、液体曲和酶制剂的各项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结果,均比野生型菌株明显提高。N2-78菌株经摇瓶培养60小时,其 CMC糖化力为255毫克葡萄糖/毫升酶液,滤纸糖化力为8.2毫克葡萄糖/毫升酶液,棉花糖化力为13.4毫克葡萄糖/毫升酶液,分别比野生型菌株提高14.6倍、5.3倍和7倍。由EA3-867和N2-78的固体曲制取的纤维素酶粗制剂,其各项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结果,均较 Onozuka R-10纤维素酶制剂为高。上述野生型菌株及变异菌株均具有果胶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少量蛋白酶的活力。变异菌株中果胶酶的活力较野生型菌株为高,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则较低。同时,变异菌株的形态也与原始菌株有明显差异。上述四株菌的孢子致死温度相同,CMC糖化、滤纸崩溃和滤纸糖化的最适pH相近,最适温度相同,分别为pH4.4、60℃,pH4.8、60℃和pH4.8、60℃。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8+83 +83-8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高产突变型的诱变和筛选 [J].
四川省生物研究所纤维素酶组 .
遗传学报, 1975, (02) :157-163
[2]   植物原生质体的游离和融合 [J].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五室二组 .
遗传学报, 1974, (01) :59-68
[3]  
微生物育种学术讨论会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微生物育种学术讨论会编, 1975
[4]  
微生物学和酶学基本知识[M].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制药厂编, 1971
[5]  
Rifai, M. A. Mycol. Papers . 1969
[6]  
Morozova, E. S. Symp. on Enzymatie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