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187
作者
张国平
刘纪远
张增祥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 遥感; GIS;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根据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耕地数据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5年和2000年3期覆盖全国时间跨度约为10年的遥感数据,对中国耕地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总趋势表明,近10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总量有所增加;东部及沿海地区优质耕地迅速减少;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大量开垦;水田旱地转换明显。利用GIS方法将耕地变化数据与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叠加,表明近10年来耕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了。近10年耕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13种动态格局。对80年代末至1995年(前5年) 和1995年至2000年(后5年) 这2个时间段内的耕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前5年与后5年耕地变化的动态格局有空间上的相似性,但前后变化幅度相差较明显。近10年来气温的升高与中国水田北移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降水的减少对西北地区耕地的撂荒和开垦有明显作用。中国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城市化过程使得大量耕地被占用。近10年来相关的耕地政策对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有作用,但耕地的总体质量却下降了,这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of land use change and some geophysical indicators for the interlock area of farming and pasturing in China[J]. DENG Xiangzheng, LIU Jiyuan, ZHUANG Dafang, ZHAN Jinyan, ZHAO Tao(Inst.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2(04)
[2]   1995~2000年中国沙地空间格局变化的遥感研究 [J].
张国平 ;
刘纪远 ;
张增祥 ;
赵晓丽 ;
周全斌 .
生态学报, 2002, (09) :1500-1506+1574
[3]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database and its relative studies in China[J]. LIU Jiyuan, LIU Mingliang, DENG Xiangzheng, ZhuangDafang,ZHANG Zengxiang, LUO Di(1. Inst.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2. Inst.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2(03)
[4]   中国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背景 [J].
田光进 ;
张增祥 ;
赵晓丽 ;
张国平 ;
谭文彬 .
生态学报, 2002, (01) :10-16
[5]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J].
刘纪远 ;
dls.iogac.on ;
布和敖斯尔 .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229-239
[6]   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余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 [J].
朱震达 ;
王涛 .
地理学报, 1990, (04) :430-440
[7]  
我国耕地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分析[A]. 吕昌河.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2
[8]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纪远主编, 1996
[9]  
Interdecadal fluctuation of dry and wet climate boundaries in China in the past 50 years[J] . Yang Jian-ping,Ding Yong-jian,Chen Ren-sheng,Liu Lian-you.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