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铜、盐、有机质相互作用与砂岩铜矿生成

被引:17
作者
庄汉平
冉崇英
何明勤
卢家烂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昆明工学院地质系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砂岩铜矿; 有机质; 膏盐; 有机地球化学; 楚雄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楚雄盆地含煤、含铜和含膏盐建造中的有机质在来源、类型和成熟度上是不一致的。成岩期干酪根降解形成的短链羧酸是矿源层中铜活化的重要因素,石油烃是矿质搬运的重要载体。改造成矿期,天水淋滤膏盐展形成富SO42-的下渗氧化性流体,为改造成矿提片供了硫源。另一方面,来自基底的含矿流体沿同生断裂上涌,混染煤系地层形成还原性流体,沿次级断裂进入到高渗透的砂岩储集层。当两种流体在砂岩中相遇时,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形成改造期矿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研究年报[M]. 科学出版社 ,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