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

被引:8
作者
邹伟宏 [1 ]
戴俊生 [2 ]
王余泉 [1 ]
宋永东 [2 ]
任文博 [1 ]
王鹏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饶阳凹陷; 伸展构造; 走滑构造; 坡坪式断层; 滑脱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饶阳凹陷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伸展构造是主体。统计各层位四级断层的走向得出,古近纪由早至晚伸展方向由近东西向到北西-南东向再到近南北向顺时针旋转。右行走滑构造也很明显,表现为雁列构造、帚状构造、花状构造、主断裂尾部构造等主断面陡倾,主要形成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期。马西、河间、留路等主控断层的坡坪式形态和伸展活动,导致了自东向西依次为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中央潜山带、次洼槽带、斜坡的规律性分布。北部主滑脱面深度大,为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大,为基底断弯区;南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小,为盖层滑脱断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饶阳凹陷构造转换带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闫宝义 ;
黄艳 ;
崔永谦 ;
杜维良 ;
张彦民 .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02) :17-20+8
[2]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两种构造系统及其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中国地质, 2004, (01) :15-22
[3]   调节带(或传递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J].
陈发景 .
现代地质, 2003, (02) :186-207
[4]   冀中坳陷的伸展构造系统及其构造背景 [J].
杨明慧 ;
刘池阳 ;
孙冬胜 ;
崔永谦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02) :113-120
[5]   冀中坳陷古近纪的伸展构造 [J].
杨明慧 ;
刘池阳 ;
杨斌谊 ;
赵红格 .
地质论评, 2002, (01) :58-67
[6]   冀中坳陷老第三纪湖盆演化与油气 [J].
张文朝 ;
崔周旗 ;
韩春元 ;
郭永军 ;
王洪生 ;
李莉 ;
王海潮 ;
李新坡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45-54
[7]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的演化 [J].
戴俊生 ;
陆克政 ;
漆家福 ;
陈书平 .
石油学报, 1998, (04) :27-31+4-5
[8]   A linkage criterion for segmented normal faults [J].
Soliva, R ;
Benedicto, A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04, 26 (12) :225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