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伙伴“遇见”盟友——中国伙伴关系与美国同盟体系的互动模式研究

被引:15
作者
周亦奇
机构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同盟体系; 伙伴关系; 互动模式;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1605002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D8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在中国目前的伙伴关系国中,有相当数量的美国盟国。因此,评估这一伙伴与盟友的互动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中国伙伴关系与美国同盟体系的互动有三个特征:一是协调性,与美国盟友的伙伴关系属于中国伙伴关系网络的一部分;二是差异性,与美国盟友的伙伴关系因区域而不同,与欧洲盟友的伙伴关系构建相对较为顺利,与亚太盟友则遭遇困难;三是递进性,即中国与美国盟国的伙伴关系随形势发展逐步推进。中国伙伴关系网络与美国同盟体系的互动表现为三种模式:和平共处,同盟体系遏制伙伴关系,伙伴关系化解同盟体系的遏制。导致上述模式差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吸引力可使他国从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中获利,并以此为基础扩大互信,夯实伙伴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伙伴关系建设还取决于双边安全矛盾的程度,伙伴关系目前还停留在低政治的阶段,故而一旦遇到高政治领域内的安全矛盾,伙伴关系开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9+148 +14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对关于美国的几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与判断 [J].
楚树龙 ;
章晓英 .
现代国际关系, 2016, (07) :7-12+6
[2]   亚太联盟转型与美国的双重再保证战略 [J].
左希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9) :59-81+157
[3]   中国伙伴关系战略评估与展望 [J].
门洪华 ;
刘笑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2) :65-95+157
[4]   打造中国周边安全的“战略支点”国家 [J].
徐进 ;
高程 ;
李巍 ;
胡芳欣 .
世界知识, 2014, (15) :14-23
[5]   日本国家战略及中国对日战略 [J].
楚树龙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1) :11-13
[6]   论新型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结伴还是结盟? [J].
王树春 ;
万青松 .
当代亚太, 2013, (04) :4-22+154
[7]   论新时期中国的准联盟外交 [J].
孙德刚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3) :57-81+157
[8]   或可考虑改变“不结盟”战略 [J].
阎学通 .
领导文萃, 2011, (21) :31-31
[9]  
战争与国家形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许田波, 2009
[10]  
How to Deter China: The Case for Archipelagic Defense[J] . Krepinevich,Andrew F.Foreign Affairs . 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