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46
作者
:
李丽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李丽莎
王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王海林
柴秀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柴秀山
王用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王用贤
舒凝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舒凝碧
杨道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杨道生
机构
:
[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2]
西南林学院
[3]
云南省红河州森防站
[4]
云南省森防总站
[5]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来源
:
云南林业科技
|
1997年
/ 02期
关键词
:
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生活史;
D O I
:
10.16473/j.cnki.xblykx1972.1997.02.001
中图分类号
:
S763.38 [鞘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
090402 ;
摘要
: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在云南分布很广,80年代以来,在昆明、红河、楚雄3地、州30个县的云南松人工林内猖獗危害,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虫在云南1a一代,全年危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每年5~11月蛀梢,11~翌年5月蛀干,树皮下各虫态种群高峰期出现在2~5月,此时是清理蠹害木的最佳时期。成虫干转梢及由梢转干在林间扬飞期1~14d,集中扬飞3~4d,扬飞期对防治成虫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