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敏捷性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11
作者
方志梅
叶飞帆
胡燕海
机构
[1]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系!浙江宁波
关键词
敏捷制造; 动态联盟; 中小企业; 敏捷性; 评价体系;
D O I
10.19495/j.cnki.1007-5429.2000.04.010
中图分类号
F270.7 [企业现代化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动态联盟作为实现敏捷制造的企业组织模式 ,是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我国国情 ,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和动态联盟敏捷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式 ;提出了面向动态联盟的企业敏捷性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CIMS综合评价的AHP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J].
彭灿 ;
汪应洛 .
工业工程与管理, 1999, (03) :20-24
[2]   我国小企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J].
李晓光 .
中国工业经济, 1998, (08) :63-66
[3]   灵捷制造企业及其敏捷性评价研究 [J].
何汉武 ;
陈新 ;
郑德涛 ;
孙健 .
工业工程, 1998, (02) :3-6
[4]   企业的敏捷性及其度量体系 [J].
叶丹 ;
战德臣 ;
徐晓飞 .
中国机械工程, 1998, (04) :21-23+92
[5]   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上) [J].
刘国光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3) :5-10
[6]   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动态联盟 [J].
徐晓飞 .
中国机械工程, 1996, (04) :15-20+121
[7]   敏捷企业(上) [J].
张申生 .
中国机械工程, 1996, (03) :22-2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