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脱钩及驱动因素

被引:61
作者
杨嵘 [1 ]
常烜钰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碳排放; 脱钩; 驱动因素; 西部地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12.006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选取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的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脱钩理论对西部地区1995—201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碳排放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所研究年份间除1998—1999年为强脱钩,2003—2006年为扩张性负脱钩之外,其余时期均呈现为弱脱钩状态;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对碳排放的减少有很大潜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抑制碳排放减少的关键因素,能源结构的优化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弱脱钩状态下,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影响碳排放的幅度较小,在强脱钩状态下则更小,而在扩张性负脱钩时三者所占比例同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J].
雷厉 ;
仲云云 ;
袁晓玲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5) :59-65+126
[2]   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J].
刘竹 ;
耿涌 ;
薛冰 ;
付加锋 ;
唐笑飞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20-625
[3]   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J].
李忠民 ;
庆东瑞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67-72
[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国CO2减排的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研究 [J].
唐志鹏 ;
刘卫东 ;
周国梅 ;
李丽平 ;
刘红光 .
资源科学, 2009, 31 (11) :1999-2005
[5]   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J].
陈彦玲 ;
王琛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 17 (02) :54-58
[6]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7]   区域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王伟林 ;
黄贤金 .
生态经济, 2008, (12) :32-35
[8]   基于能量集成的CO2减排量的确定 [J].
汪刚 ;
冯霄 .
化工进展, 2006, (12) :1467-1470
[9]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10]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 Petri Tapio.Transport Policy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