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主体利益均衡机制研究

被引:6
作者
马红鸽 [1 ]
麻学锋 [2 ]
机构
[1]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
[2]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老农保”; “新农保”; 筹资主体; 利益竞合;
D O I
10.19331/j.cnki.jxufe.2010.04.022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文章在对"老农保"和"新农保"政策实施的背景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筹资的主体差异或者筹资的多渠道化。"新农保"规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集体组织和农户家庭四方参与筹资为其实施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然而,四方筹资主体在提供资源支持的同时会为了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各种博弈,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策的预期收益,增加政策实施的成本和难度。因此,要对四方筹资主体的利益从制度方面进行平衡,就必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筹资主体利益均衡机制。通过对权利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评价监测机制等机制的完善,切实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建立完善的利益均衡框架 [J].
但云聪 .
江南论坛, 2007, (02) :7-9
[3]   基金积累制应用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J].
刘昌平 ;
谢婷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30 (06) :26-31
[4]  
变迁社会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曹昭. 上海大学 . 2000
[5]   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J].
吴佩芬 ;
季健霞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2) :77-80
[6]   对政府出资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制度探讨 [J].
姚树洁 ;
戴颖杰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9 (05) :36-40
[7]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J].
董理 ;
李卢霞 .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11) :88-92
[8]   当代农村老年人口的轮养分析——以河北经验为基础 [J].
伍海霞 .
人口研究, 2009, 33 (04) :68-77
[9]   集体补助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力支撑研究 [J].
曹文献 ;
文先明 .
金融与经济, 2009, (08) :63-64
[10]   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 [J].
王东平 ;
彭建强 ;
闫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6) :12755-12757+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