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柳依莎 [1 ]
杨华 [1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重庆高校市级GIS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涪陵区;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以地形坡度、地层岩性、到地质断层距离、到地面水体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和到交通干线距离为评价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对重庆市涪陵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涪陵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极重度危险、重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无危险5个等级,涪陵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乌江沿岸带、黄草山和武陵山两山生态控制区以及境内人口密集的城镇建设区,中度以上危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江新妙镇、石沱镇、珍溪镇;西南坪上的北部高山区;沿乌江江南城区和白涛片区以及武陵山的南部地区等,这些沿江、沿河区域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以及不良的人为活动,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地势平坦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4 +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J].
黄润秋 ;
向喜琼 ;
巨能攀 .
地质通报, 2004, (11) :1078-1082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马寅生 ;
张业成 ;
张春山 ;
王金山 .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1) :7-18
[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展望 [J].
张春山 ;
吴满路 ;
张业成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1) :96-102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J].
向喜琼 ;
黄润秋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01) :38-41
[5]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成因与评价研究.[M].刘传正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7,
[6]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罗元华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