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Cystophrentis带的时代附视频

被引:24
作者
王成源
机构
关键词
孟公坳组; 泥盆纪; Cystophrentis; 层孔虫; 浅水相; 地层时代; 有孔虫; 早石炭世; 下石炭世; 石炭纪; 邵东组; 法门阶;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87.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31年,俞建章教授建立了华南区下石炭统的四个珊瑚化石带,即Cystophrentis带,Pseudouralinia带,Thysanophylloides(原称Thysanophyllum)带和Yuanophyllum带,分别代表革老河灰岩、汤粑沟砂岩、旧司砂岩和上司灰岩。Cystophrentis及其所代表的相关地层在华南浅水相区有广泛的分布。湖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等地,均有Cystophrentis产出。而它所代表的地层时代,俞建章(1931,1937,1963,1979)、吴望始(1964,1974,1981)、张良(1985)的研究,代表我国早石炭世早期的沉积。吴望始等(1981)研究了位于孟公坳组之下的邵东组的珊瑚,她将邵东组的珊瑚分为两个带,即下部的Ceriphyllum elegatum带和上部的Caninia dorlodoti带,代表华南早石炭世最早期的沉积,这样更使邵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黔南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层序和海退事件 [J].
吴祥和 .
地层学杂志, 1986, (03) :204-211
[2]   广西宜山浅水相区的一个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型剖面 [J].
王成源 ;
殷保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5, (01) :28-40+46
[3]   广西武宣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剖面并论珊瑚与牙形石共生关系 [J].
宁宗善 ;
白顺良 ;
金善燏 .
南方自然资源, 1984, (00) :36-43
[4]   华南浮游相区早石炭世早期牙形刺分带和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 [J].
王成源 ;
殷保安 .
古生物学报, 1984, (02) :224-238+276
[5]   华南泥盆—石炭系的分界与对比 [J].
熊剑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4) :337-352+441
[6]   华南地区邵东组的珊瑚化石及其地质时代 [J].
吴望始 ;
赵嘉明 ;
姜水根 .
古生物学报, 1981, (01) :1-14+95
[7]   广西、贵州早石炭世层孔虫 [J].
董得源 .
古生物学报, 1964, (02) :280-291+300
[8]   论述泡沫內沟珊瑚与六射珊瑚的关系并建立中珊瑚目与泡沫內沟珊瑚科 [J].
俞建章 .
古生物学报, 1963, (03) :307-312+316
[9]  
贵州睦化泥盆—石炭系界线[M]. 地质出版社 , 侯鸿飞等著, 1985
[10]  
广西及邻区泥盆纪生物地层[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白顺良等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