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审视

被引:15
作者
邬志辉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关键词
教育失衡; 表现形态; 哲学解读; 教育重建;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05.05.003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传统的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多局限于宏观视角,忽视了微观研究。从人之和谐发展的视角观察,教育的内在失衡表现为重学习、轻生活,重智育、轻其他,重动脑、轻动手,重左脑、轻右脑,重明示、轻暗示,重记忆、轻思维,重守成、轻创新。导致上述表现的哲学根源是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追求,分科主义的内容体系设计和主客二分的教育哲学假设。重建教育的内在均衡,应努力找回教育的内在魅力与力量,重整知识的内在框架与联系,开展全面和周全的教育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法)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著;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2]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叶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 [3] 教育与美好生活.[M].(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著;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 [4] 右脑与创造.[M].(美)布莱克斯利(Blakslee;ThomasR.)著;傅世侠;夏佩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 [5]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美)弗洛姆(Fromm;E.)著;黄颂杰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