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霉素在大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16
作者
奚亚军 [1 ]
龚文彬 [1 ]
高海战 [2 ]
范学科 [3 ]
刘曙东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大麦; 潮霉素; 遗传转化; 筛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Q943.2 [植物基因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B1202’、‘U202’和‘云引1号’3个大麦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潮霉素对大麦愈伤组织生长、分化及成熟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潮霉素对抗性愈伤的适宜筛选浓度为60 mg/L,分化阶段的适宜筛选浓度为40 mg/L,对转基因后代种子筛选以80 mg/L较为适宜,而不同材料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通过PCR检测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获得的T0和T1代潮霉素抗性苗,结果证实在大麦遗传转化中采用潮霉素进行筛选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37 / 22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杆菌介导籼稻转化体系的优化 [J].
潘素君 ;
戴良英 ;
刘雄伦 ;
张昊 ;
王国梁 .
核农学报, 2006, (04) :263-268
[2]   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对潮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J].
王彩霞 ;
吴殿星 ;
沈圣泉 ;
舒庆尧 .
核农学报, 2005, (03) :168-171
[3]   卡那霉素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及其抗性基因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J].
王紫萱 ;
易自力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06) :9-13
[4]   小麦遗传转化中潮霉素适宜筛选浓度的研究 [J].
奚亚军 ;
范学科 ;
侯文胜 ;
张启发 ;
路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39-42
[5]   卡那霉素在转基因小麦后代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J].
奚亚军 ;
候文胜 ;
张启发 ;
路明 .
西北农业学报, 2002, (03) :17-20
[6]   提高水稻转化效率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 [J].
叶松青 ;
储成才 ;
曹守云 ;
唐祚舜 ;
王力 ;
赵世民 ;
田文忠 .
遗传学报, 2001, (10) :933-938
[7]  
W.A. Harwood,S.M. Ross,P. Cilento,J.W. Snape.The effect of DNA/gold partic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and particle bombardment devi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rley (<Emphasis Type="BoldItalic">Hordeum vulgare)[J].Euphytica,2000
[8]   Hygromycin resistance as an efficient selectable marker for wheat stable transformation [J].
Ortiz, JPA ;
Reggiardo, MI ;
Ravizzini, RA ;
Altabe, SG ;
Cervigni, GDL ;
Spitteler, MA ;
Morata, MM ;
Elias, FE ;
Vallejos, RH .
PLANT CELL REPORTS, 1996, 15 (12) :877-881
[9]  
Yuechun Wan,Jack M. Widholm,Peggy G. Lemaux.Type I callus as a bombardment target for generating fertile transgenic maize (Zea maysL.)[J].Planta,2004
[10]   AGROBACTERIUM AND PLANT GENETIC-ENGINEERING [J].
HOOYKAAS, PJJ ;
SCHILPEROORT, RA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92, 19 (01)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