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针刺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分析影响疗效的刺法因素

被引:14
作者
符仲华
姜翼
杨传标
杨兆民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广州,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关键词
刺法; 胃溃疡; 实验研究; 正交设计法; 自由基;
D O I
10.13702/j.1000-0607.1995.02.009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为治疗对象,应用正交设计方法,以体重增量、溃疡面积、血浆SOD、LPO为指标,观察比较了针刺时间间隔、留针时间、操作方法、针具大小等四个刺法因素在针刺中的作用,得出了针刺时间间隔因素为最重要,针刺以隔日一次为佳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影响胃溃疡针刺疗效的实验研究 [J].
符仲华,陈龙全 .
江苏中医, 1994, (02) :25-27
[2]   头穴治疗偏瘫的不同疗程、刺激量与疗效的关系 [J].
包向阳 ;
于致顺 ;
葛凤新 ;
宋乃德 ;
张立秋 .
针灸学报, 1992, (04) :16-19
[3]   电针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保护机制初步研究 [J].
沈德凯 ;
潘朝宏 ;
金文秀 .
针灸学报, 1992, (03) :34-36
[4]   不同时辰、不同穴位、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大白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J].
陈学群 ;
汤德安 ;
祁葆义 ;
范英昌 ;
朱理樱 .
针灸学报, 1992, (01) :10-13
[5]  
实验针灸学实验指导[M].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林文注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