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勒青拉铁铅锌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9
作者
张林奎
范文玉
高大发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勒青拉铁铅锌矿; 成矿模式; 找矿意义;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勒青拉铁铅锌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矿带,铁、铅锌矿体主要呈层状产出,严格受碳酸盐岩层位及其层间破碎带的控制,成矿作用与同碰撞期居布札日花岗闪长岩(45Ma)的接触交代作用密切相关;铜铅锌矿体呈脉状产于正断层破碎带中,成矿作用与后碰撞期闪长玢岩(38.8Ma)的岩浆热液充填有关。认为勒青拉矿区深部具有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同时对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矿带晚碰撞期花岗岩(40~25Ma)成矿作用的重要性应予以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及邻区铜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M].李光明; 等著.地质出版社.2011,
  • [2]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
    唐菊兴
    多吉
    刘鸿飞
    郎兴海
    张金树
    郑文宝
    应立娟
    [J]. 地球学报, 2012, 33 (04) : 393 - 410
  • [3] 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
    莫宣学
    [J]. 高校地质学报, 2011, 17 (03) : 351 - 367
  • [4] 西藏山南地区明则斑岩钼矿床蚀变矿化特征与成矿时代
    范新
    陈雷
    秦克章
    肖波
    李金祥
    李秋平
    陈玉水
    陈金标
    赵俊兴
    李光明
    黄树峰
    琚宜太
    [J]. 地质与勘探, 2011, 47 (01) : 89 - 99
  • [5] 西藏冈底斯带那曲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质意义
    李奋其
    刘伟
    耿全如
    [J]. 地球学报, 2010, 31 (06) : 781 - 790
  • [6]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唐菊兴
    王登红
    汪雄武
    钟康惠
    应立娟
    郑文宝
    黎枫佶
    郭娜
    秦志鹏
    姚晓峰
    李磊
    王友
    唐晓倩
    [J].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 495 - 506
  • [7] 西藏林周县勒青拉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张林奎
    范文玉
    高大发
    [J]. 地质与勘探, 2008, (05) : 10 - 16
  • [8] 西藏冲木达铜-金(钼)矿床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莫济海
    梁华英
    喻亨祥
    陈勇
    孙卫东
    [J]. 地球化学, 2008, (03) : 206 - 212
  • [9] 西藏勒青拉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范文玉
    高大发
    张林奎
    朱华平
    [J]. 中国地质, 2007, (01) : 110 - 116
  • [10]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喜马拉雅早期成矿作用——来自冲木达铜金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
    李光明
    刘波
    佘宏全
    丰成友
    屈文俊
    [J]. 地质通报, 2006, (12) : 1481 - 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