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一个典型的碱性-碳酸岩杂岩的厘定

被引:51
作者
王希斌
郝梓国
李震
肖国望
张台荣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地测科
关键词
碱性-碳酸岩杂岩; 赋矿含铁白云石碳酸岩; 碳酸岩分类; 成矿专属性; 白云鄂博;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发育着一套由碱性-碳酸岩杂岩(原H8)、碳酸岩岩墙群、沉积—火山岩系(原H9)、矿区浅成中基性岩岩墙群和角砾橄榄岩体群等组成的独具特色的大型杂岩。 白云鄂博Nb-Fe-RE超大型矿床其赋矿碳酸岩(H8),长期被误认为沉积白云岩。根据综合对比研究表明,赋矿H8同本区典型的火成碳酸岩岩墙群和世界同类碳酸岩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而与本区典型沉积岩剖面中的腮林忽洞微晶丘和白云岩却完全迥异。故白云鄂博矿床赋矿H8实为一典型的碱性—碳酸岩杂岩。在岩石分类学上,采用CaO-MgO-(FeO十Fe2O3+MnO)三端元组分分类图解,将本区碳酸岩类划分为两大独立的岩石分区,即:以方解石碳酸岩为代表的钙质碳酸岩类(Ⅰ类)和以含铁白云石或铁白云石碳酸岩为代表的镁质碳酸岩类(Ⅱ类)。前者岩浆成分属Ca Fe质系列,后者属Mg Fe质系列,两者均具有富铁演化趋势。 对世界上主要火成碳酸类(不含Na质碳酸岩)进行的统计结果,同样给出了两大独立的岩石类型分区(即Ⅰ类和Ⅱ类)和两大岩浆成分系列(Ca Fe质和Mg Fe质)。这一结果则与本区碳酸岩实际有着惊人地一致。它反映一个无可争辨的事实,即全球碳酸岩所固有的成岩成矿专属性,这一属性不受产地、成岩时代和产状等的约束,而表现一致共有的普遍规律。 赋矿碳酸岩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01 / 524+581 +581-582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白云鄂博地区构造格局与古板块构造演化
    周建波
    郑永飞
    杨晓勇
    舒勇
    魏春生
    谢智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1) : 46 - 61
  • [2] 白云鄂博富稀土元素碳酸岩墙的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杨学明
    杨晓勇
    郑永飞
    郭范
    张兆峰
    张培善
    M.J.Le Bas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2) : 205 - 209
  • [3]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矿床的硅同位素组成
    魏菊英,蒋少涌,万德芳
    [J]. 地球学报, 1994, (Z1) : 102 - 110
  • [4] 内蒙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
    袁忠信
    白鸽
    吴澄宇
    张宗清
    叶笑江
    [J]. 矿床地质, 1991, (01) : 59 - 70+58
  • [5] 白云鄂博白云岩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讨论
    刘铁庚
    [J]. 地质论评, 1986, (02) : 150 - 159
  • [6] 白云鄂博白云碳酸岩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白云鄂博白云岩成因讨论
    刘铁庚
    [J]. 岩石学报, 1985, (03) : 15 - 28
  • [7] 白云鄂博矿床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著, 1988
  • [8] 火成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美)卡迈克尔(I.S.E.Catmichael)著, 1982
  • [9] 火山岩[M]. 地质出版社 , 李石, 1981
  • [10] Liquid immiscibility between nephelinite and carbonatite from 1.0 to 2.5 GPa compared with mantle melt compositions[J] . Woh-jer Lee,Peter J. Wyllie.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