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项目及其在黑龙江省的发展前景

被引:2
作者
李峰 [1 ]
杨素青 [2 ]
李惠敏 [3 ]
高野 [1 ]
王立刚 [1 ]
刘文环 [1 ]
机构
[1]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3] 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
关键词
林业; 碳汇; 清洁发展机制(CDM);
D O I
10.13601/j.issn.1005-5215.2008.02.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因其能够消耗、吸收、固定和储存CO2,而成为碳汇的主体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1997年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京都议定书》,并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同意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碳汇项目纳入清洁发展机制,这就是说,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造林,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来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对我国开展的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势和前景,并探讨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黑龙江林业的发展应该关注森林碳汇问题 [J].
段新军 ;
高玉娟 ;
李顺龙 .
林业科技情报, 2006, (04) :16-17
[2]   京都协议下的森林碳汇(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及其前景与对策 [J].
毕君 ;
冯小军 ;
姚章军 .
河北林业科技, 2005, (05) :35-36+43
[3]   国际碳市场现状与趋势 [J].
章升东 ;
宋维明 ;
李怒云 .
世界林业研究, 2005, (05) :11-15
[4]   退耕还林工程与“三农”问题——以四川省为例 [J].
张国明 ;
袁卫国 ;
汪飞跃 .
绿色中国, 2005, (06) :20-22
[5]   在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利弊分析 [J].
孙丽英 ;
李惠民 ;
董文娟 ;
石缎花 ;
周大杰 .
生态科学, 2005, (01) :42-45+48
[6]   森林固碳估算方法综述 [J].
何英 .
世界林业研究, 2005, (01) :22-27
[7]   对森林碳汇及试点的思考 [J].
涂慧萍 ;
陈世清 ;
陈建群 .
林业资源管理, 2004, (06)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