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冶金浅议

被引:21
作者
毕学工
李九林
李鹏
周进东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关键词
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智能冶金; 人才培养;
D O I
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405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51.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针对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热门话题,简要介绍了其战略要点与目标,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冶金工业智能制造的任务。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是综合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制造与个性化生产,旨在适应制造业与用户合作共赢的需求和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中国冶金工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冶金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任务是通过学习和综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冶金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同时通过与生产企业密切合作开发出各种过程应用软件与工具,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26 +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MES的韶钢8号高炉智能专家系统 [J].
毕学工 ;
李鹏 ;
彭伟 ;
周进东 ;
何矿年 ;
钟树周 ;
钟晓兵 ;
刘克辉 .
炼铁, 2013, 32 (02) :11-16
[2]   高炉下部气体动力学条件与产量优化 [J].
熊玮 ;
毕学工 .
钢铁研究学报, 2007, (07) :9-13
[3]   适用于高炉条件的新液泛图 [J].
熊玮 ;
毕学工 ;
周国凡 .
钢铁研究学报, 2006, (06) :1-5
[4]   KTH高炉模拟和预报数模的开发 [J].
毕学工 .
钢铁, 1992, (07) :20-24+19
[5]  
铁矿石混匀过程模拟模型[A]. 毕学工,何环宇,胡志刚,于仲洁,姚驻斌,张世爵,吴伟.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