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活动断裂两盘错动规律及地球动力

被引:3
作者
于双忠
是勋刚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北京大学力学系徐州,北京
关键词
大陆内部; 活动断裂; 地球动力; 重力场; 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中国大陆内部重要活动断裂两盘的重力场特征的对比与分析发现,具有大面积布格重力负异常(或相对负异常)的地块向赤道方向运动,大面积布格重力正异常(或相对正异常)的地块向极点运动。文中经力学和数学推导以及据大量实际资料,认为地块的密度变化是导致陆壳水平运动的决定因素,岩浆活动是造成地块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藏高原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J].
郑剑东 .
地震地质, 1992, (01) :30-31
[2]   霍山地区基岩滑坡与地震 [J].
夏浩明 ;
奚树枫 .
地震地质, 1989, (03) :65-72
[3]   试论安宁河断裂带新活动的分段性与地震活动 [J].
唐荣昌 ;
黄祖智 ;
文德华 ;
夏大德 .
地震研究, 1989, (04) :337-347
[4]   中生代时期大别山的造山运动和造山带构造 [J].
杨森楠 ;
陈仁义 ;
钱熊虎 .
地球科学, 1987, (05) :495-502
[5]   天山活动断裂与地震 [J].
冯先岳 .
新疆地质, 1986, (03) :100-106
[6]   西藏的推覆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J].
潘裕生 .
地质科学 , 1980, (01) :11-18
[7]  
重力勘探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美]奎奥(Guion, 1985
[8]  
富蕴地震断裂带[M]. 地震出版社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编, 1985
[9]  
地质科学史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孙荣圭 著, 1984
[10]  
地质力学及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刘国昌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