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建设的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94
作者
王国梁
刘国彬
常欣
许明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水文效应; 土壤干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后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①草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乔木林地;②选用乡土树种油松造林对土壤的干化程度较轻,选用刺槐造林时要考虑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林草隔带种植可以减轻土壤干化程度;③灌木林下阴坡土壤干层并不比阳坡干层程度轻。土壤干化程度和植被种类直接相关。此外,受种植密度及人为干扰影响;④和以前人们的认识不同,天然草本植被也会形成土壤干层,其中白羊草和长芒草形成有利于自身群落稳定的干层,但茭蒿形成的干层则对自身稳定不利,在植被建设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与植树造林 [J].
杨文治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433-438
[2]   延安试区土壤干层现状分析 [J].
王力 ;
邵明安 ;
侯庆春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3) :35-37
[3]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水土保持措施相互作用 [J].
穆兴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2) :41-45
[4]   集水造林防止人工林植被土壤干化的初步研究 [J].
王克勤 ;
王斌瑞 .
林业科学, 1998, (04) :16-23
[5]   试论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植被的土壤干化问题 [J].
杨维西 .
林业科学, 1996, (01) :78-85
[6]   吴旗沙打旺草地土壤水分及生产力特征的研究 [J].
梁一民 ;
李代琼 ;
从心海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6) :113-118+2
[7]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平衡初探 [J].
杨新民 ;
杨文治 .
林业科学, 1989, (06) :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