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集体企业的兴衰及"改制"的社会学剖析

被引:6
作者
王颉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关键词
明星村; 二元结构; 经济村界; 外圆内方; 弱势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乡村集体企业既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创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面对难以突破的城乡二元结构所采取的"无奈"之举。城市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大量外资的引入、私营个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买方市场的普遍确立,都直接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乡村集体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乡村集体企业从整体上的"改制"标志着人民公社体制的最终退出。不能将"超级村庄"作为乡村发展的高级阶段来理解,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才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会公正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吴忠民著, 2004
[2]  
农村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豪兴主编, 2004
[3]  
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景天魁等著, 2004
[4]  
中国社会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 2002
[5]  
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