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区炎症介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杨金蓉
宋开源
梁繁荣
赵仓焕
杨介宾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炎症;炎症介质;电针;大鼠;
D O I
10.13593/j.cnki.51-1501/r.1999.01.022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研究针刺抗炎镇痛的机理,通过在大鼠右后足垫部向踝关节方向注入Freund’s完全佐剂造模,然后取其“昆仑”、“悬钟”穴电针治疗,对照观察炎症局部组胺、5 羟色胺、前列腺素E2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电针治疗后大鼠痛阈明显升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接近于正常组(P>0.05),提示电针治疗能使炎症症状减轻。电针治疗能明显降低组胺、5 HT及PGE2的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胺、5 HT含量接近正常组(P>0.05。观察结果还显示,电针在改善炎症症状的同时,炎症局部组织中炎症介质的含量明显减少(尤以组胺、5 HT明显),而对正常大鼠却无明显影响。由此认为电针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电针减少了局部组织中上述炎症介质的含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4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电针对大鼠急性实验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J].
赵飞跃 ;
朱丽霞 ;
李艳华 .
针刺研究, 1990, (03) :197-202
[2]   鼠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5-羟吲哚醋酸、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快速测定法 [J].
王孝媛 ;
顾萱娣 ;
张建伟 .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85, (01) :10-13
[3]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