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脏传导系统TNF-α的变化及其在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14
作者
常芸
杨红霞
机构
[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力竭运动; 肿瘤坏死因子α; 窦房结; 房室结; 浦肯野氏纤维; 鼠; 动物实验;
D O I
10.16469/j.css.2012.07.008
中图分类号
G80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炎性因子TNF-α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为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阐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和反复力竭组及相应的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4、12及24h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定位并收集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方法研究细胞炎性因子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一次力竭运动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运动后即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浦肯野纤维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运动后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反复力竭运动后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窦房结和浦肯野纤维在运动后12h最明显,房室结在运动后24h最明显(P<0.01)。结论:一次力竭运动后即刻窦房结和房室结炎性因子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大量表达,易引起心脏传导系统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质增殖乃至纤维化和损伤,势必影响正常心脏的起搏和传导,构成运动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而反复力竭运动致心脏传导系统各部位细胞累积损伤,作为细胞炎性因子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未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反应,呈现出低表达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脏窦房结ADAMTS-1的变化 [J].
杨红霞 ;
常芸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 30 (05) :437-441+460
[2]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常芸等, 2008
[3]  
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曲绵域, 1996
[4]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heart failure: double-edged swords[J] . Mona Hedayat,Mohammad Jafar Mahmoudi,Noel R. Rose,Nima Rezaei.Heart Failure Reviews . 2010 (6)
[5]  
Cardiac remodeling and inflammation] .2 Martinez Rosas M. Arch Cardiol Mex . 2006
[6]  
TNF-alpha inhibition attenuates adverse Myocardial remodeling in rat motel of volume over load .2 Jobe LJ,Melendez GC,Levick SP,et al.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