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多回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模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1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叶冠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张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卫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
分层馈入;
交直流混联系统;
多馈入短路比;
稳态电压;
极限传输功率;
自组织临界;
D O 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6.08.024
中图分类号:
TM721.3 [混合输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多回特高压直流单层接入特高压交流电网、单层接入超高压交流电网及分层接入特高压和超高压交流电网这3种模式,从多馈入短路比、交流系统稳态电压以及直流极限传输功率3个角度分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态特性,并提出基于自组织临界慢过程的直流极限传输功率分析方法。通过对两回特高压直流馈入的某区域电网进行仿真计算,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分层馈入模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多馈入短路比,增强交流系统对特高压直流的电压支撑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特高压直流接入方式优选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5, 35 (06) : 58 - 63+92徐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常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2]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的落点选择研究[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4, 12 (06) : 567 - 572李传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杨桂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福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陈晶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陈惠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中天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3] 特高压直流输电多端馈入方式稳态特性研究[J]. 电网技术, 2014, 38 (12) : 3447 - 345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考虑大停电风险的多阶段电网扩展规划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 34 (06) : 1 - 7曹一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张宇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5] ±1100kV准东—四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回路参数设计[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 34 (04) : 133 - 140邓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沈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周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陈锡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慈溪市供电局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孙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6] 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研究综述[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 33 (11) : 140 - 147袁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卫志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雷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华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孙国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7]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在多馈入直流电网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10) : 1 - 7+25刘振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秦晓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赵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赵庆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 [8]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比指标的有效性分析[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2, 32 (11) : 46 - 5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CIGRE多馈入直流短路比指标影响因素及机理[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40 (09) : 69 - 74+81郭小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汤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郭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林伟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卜广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马世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10]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短路比影响因素分析[J]. 电网技术, 2011, 35 (08) : 64 - 68林伟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汤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郭小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