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及地质意义

被引:28
作者
李勇 [1 ]
黄润秋 [2 ]
ALDensmore [3 ]
周荣军 [4 ]
闫亮 [1 ]
张毅 [1 ]
NRichardson [5 ]
董顺利 [1 ]
乔宝成 [1 ]
MAEllis [6 ]
何玉林 [1 ,4 ]
陈浩 [1 ]
马博琳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 Instilute of Hazard and Risk Research and Department of Geography,Durham University
[4]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5]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 Center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University of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小鱼洞捩断裂; 组合样式; 小鱼洞地区; 龙门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地表破裂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利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小鱼洞断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走向近于北西向,延伸约15km,以脆性破裂为特征,穿过小鱼洞大桥,并切割了多种类型的地貌单元,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300m不等,其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平均垂直位错为1.0m,平均水平位错为2.3m,垂直与水平位错量之比1:1~1:2,显示为逆冲分量小于或等于左旋走滑分量,并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同时,研究表明小鱼洞断裂属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的捩断层,其主要特征包括:1)是在汶川地震中由于龙门山逆冲体之间的差异逆冲运动过程中而形成的断裂;2)其走向近于北西向,垂直于龙门山北东向的主干断裂,而平行于逆冲体的逆冲运动方向;3)具有高角度断面的断层,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502 / 5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J].
李勇 ;
黄润秋 ;
周荣军 ;
Alexander LDENSMORE ;
Michael AELLIS ;
闫亮 ;
董顺利 ;
Nicholas RICHARDSON ;
张毅 ;
何玉林 ;
陈浩 ;
乔宝成 ;
马博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3-18
[2]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及其对汶川地震的控制作用 [J].
张岳桥 ;
杨农 ;
施炜 ;
董树文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68-1678
[3]   汶川8级大地震同震破裂的特殊性及构造意义——多条平行断裂同时活动的反序型逆冲地震事件 [J].
刘静 ;
张智慧 ;
文力 ;
孙杰 ;
邢秀臣 ;
胡古月 ;
许强 ;
Paul TAPPONNIER ;
曾令森 ;
丁林 ;
刘延乐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707-1722
[4]   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与变形特征 [J].
李勇 ;
周荣军 ;
Alexander LDENSMORE ;
闫亮 ;
Nicholas RICHARDSON ;
董顺利 ;
Michael AELLIS ;
张毅 ;
何玉林 ;
陈浩 ;
乔宝成 ;
马博琳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88-1706
[5]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J].
李海兵 ;
付小方 ;
Jrme VAN DER WOERD ;
司家亮 ;
王宗秀 ;
侯立玮 ;
邱祝礼 ;
李宁 ;
吴富峣 ;
许志琴 ;
Paul TAPPONNIER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23-1643
[6]   汶川MS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 [J].
冉勇康 ;
陈立春 ;
陈桂华 ;
尹金辉 ;
陈杰 ;
宫会玲 ;
史翔 ;
李陈侠 .
地震地质, 2008, (03) :630-643
[7]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变形定量分析——北川-映秀断裂地表破裂带 [J].
陈桂华 ;
徐锡伟 ;
郑荣章 ;
于贵华 ;
李峰 ;
李陈侠 ;
闻学泽 ;
何玉林 ;
叶友青 ;
陈献程 ;
王志才 .
地震地质, 2008, (03) :723-738
[8]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9]   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与逆冲-走滑作用 [J].
李勇 ;
周荣军 ;
董顺利 ;
张毅 ;
何玉林 ;
陈浩 ;
闫亮 ;
乔宝成 ;
马博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04-413
[10]   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方向的反转及其沉积与地貌标志 [J].
李勇 ;
周荣军 ;
A L Densmore ;
M A Ellis .
矿物岩石, 2006, (04) :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