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之省思

被引:63
作者
余凌云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问责; 行政法; 新样式;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3.03.009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通过对重大问责事件(案件)和规范文本两个样本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在实践与规范层面的种种面相。应当从问责事由、对象、方式、程序、免责事由以及通过媒体的公众参与来重新构建问责制度,同时需要从理论上突破对行政问责制度的传统理解。行政问责制度产生于我国政府内发的一种自觉,应当成为回应社会诉求的基本方式,应当是公众舆论监督与行政内部追责相结合,以对外回应性的责任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国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功能异化研究.[D].郑华卿.华中科技大学.2011, 09
  • [2] 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魏云.复旦大学.2011, 12
  • [3] 重大事故行政问责制研究
    陈国栋
    [J]. 政治与法律, 2011, (12) : 20 - 28
  • [4] 中国官员问责发展实证研究
    宋涛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1) : 12 - 16
  • [5] 责任政府与政府问责制.[M].李军鹏; 著.人民出版社.2009,
  • [6] 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陈党;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 [7] 公共部门的社会问责.[M].世界银行;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8] 行政问责制研究.[M].周亚越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