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分布式融雪径流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18
作者
房世峰 [1 ]
裴欢 [2 ]
刘志辉 [1 ]
戴维 [1 ]
赵求东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遥感; GIS; 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整个分布式融雪径流过程的模拟计算基于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由分布式栅格融雪过程、分布式栅格产流过程以及分布式栅格汇流过程组成,融雪以及产汇流过程全部基于栅格尺度,全面实现了融雪过程的分布式模拟。分布式栅格融雪过程中对"度日法"加以改进,引入了"单元时段"的概念,从而得到了"度分融雪模型";针对融雪过程中颇为复杂的冻融反复性难题,提出了旨在解释积雪冻融反复性物理机制的"冻融系数"的重要概念,对于准确把握融雪过程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基于G IS开发了分布式融雪径流模拟系统,为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的运行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持,二者均为融雪洪水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模块部分。基于由MODIS等遥感数据得到的积雪信息、地表温度等下垫面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DEM及其空间分析数据和大量野外同步观测数据(积雪信息、气象数据),对典型研究区新疆军塘湖流域2006年春季典型融雪期(2006-03-06,11:00—2006-03-10,11:00)内的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精度较高,平均精度0.82,达到了融雪洪水预警预报的业务需求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655 / 6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GIS的DEM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比较 [J].
李致家 ;
张珂 ;
姚成 .
水利学报, 2006, (08) :1022-1028
[2]   SWAT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J].
张东 ;
张万昌 ;
朱利 ;
朱求安 .
地理科学, 2005, (04) :52-58
[3]   天山开都河流域雪盖消融曲线研究 [J].
李宝林 ;
张一驰 ;
周成虎 .
资源科学, 2004, (06) :23-29
[4]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现状与未来 [J].
芮孝芳 ;
黄国如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4, (02) :55-58
[5]   分布式水文模拟汇流方法及应用 [J].
王纲胜 ;
夏军 ;
牛存稳 .
地理研究, 2004, (02) :175-182
[6]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进展及展望 [J].
王书功 ;
康尔泗 ;
李新 .
冰川冻土, 2004, (01) :61-65
[7]   SRM融雪径流模型在西天山巩乃斯河流域的应用实验 [J].
马虹 ;
程国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9) :2088-2093
[8]   应用遥感信息模型理论建立融雪径流模型的初步研究 [J].
吴宁 ;
程承旗 ;
胡雪莲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3) :117-119
[9]   分布式时变增益流域水循环模拟 [J].
夏军 ;
王纲胜 ;
吕爱锋 ;
谈戈 .
地理学报, 2003, (05) :789-796
[10]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综述 [J].
王中根 ;
刘昌明 ;
吴险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