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50
作者
武强
陈佩佩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北京 ,北京
关键词
地裂缝灾害; 研究现状; 展望; GIS; 非线性理论;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3.01.005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1927年美国首先发现地裂缝以来,各国学者对地裂缝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美国学者首先从地震研究入手,认为地裂缝的形成受构造因素影响。后逐渐加强研究地下水超采对地裂缝的影响,形成了构造与地下水开采复合成因观点。我国学者重点对汾渭地堑地裂缝成因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种成因机理模型,并用GIS技术建立简单的预测预报系统。文章在详细介绍国内、外对地裂缝成因机理和水文特性的研究以及预测、预报工作的同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地裂缝的研究正从以往的定性静态描述转向以过程为目标的精确定量动力学研究。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地裂缝的形成与发展,以非线性理论(如分形)对地裂缝系统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模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GIS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系统,减少地裂缝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它加以利用,是今后地裂缝研究的主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黄土构造节理的理论及其应用.[M].王景明等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