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3
作者
李恒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开封
关键词
结构性增长; 结构贸易;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07.02.024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6 ;
摘要
结构转换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促进了要素在各部门的合理配置和最优使用,并通过结构贸易扩张其动态优势。中国改革以来的结构性增长和结构贸易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力量,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结构、过程及收入分配等绩效并不完全契合这一结构过程,反映出中国结构转换中过于强调低成本劳动的比较优势发挥,而忽视了优势要素供给结构和素质的提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结构性增长的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J].
隋忠诚 ;
殷立春 .
东北亚论坛, 2005, (06) :66-70
[2]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J].
蒲艳萍 ;
吴永球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9) :20-30
[3]   寻求新的突破——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 [J].
裴长洪 .
国际贸易, 2005, (04) :4-8
[4]   服务业就业比重与失业率的关系研究 [J].
程永宏 .
中国软科学, 2005, (02) :46-56
[5]   城乡收入差距的新估计——一种动态解释 [J].
郭兴方 .
上海经济研究, 2004, (12) :22-27
[6]   “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J].
于蕾 ;
沈桂龙 .
世界经济研究, 2003, (04) :35-38
[7]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8]  
宏观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R.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 1997
[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