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研究——基于2002—2011年的数据

被引:34
作者
孟令国
刘薇薇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年龄结构; 人口红利; 劳动工日法;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3.04.012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对于深入分析人口红利以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劳动工日法,对中国历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间,中国剩余劳动力数量锐减,其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并且"刘易斯拐点"开始浮现,第一次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对此,应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以获取二次人口红利。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农业“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 [J].
张蕊 ;
杨晓丹 ;
王楠 .
南方人口, 2011, 26 (06) :25-33+55
[2]   基于Leslie矩阵模型的中国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预测 [J].
解保华 ;
陈光辉 ;
孙嘉琳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0, 25 (03) :15-21
[3]   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 [J].
马晓河 ;
马建蕾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4-9+34
[4]   1996—2005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J].
郭金兴 .
南开经济研究, 2007, (04) :72-81
[5]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2) :2-7+95
[6]   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 [J].
王检贵 ;
丁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5) :27-35+204
[7]   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 [J].
章铮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1) :17-25
[8]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与实证分析 [J].
王红玲 .
经济研究, 1998, (04) :53-56+70
[9]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研究 [J].
托马斯·罗斯基 ;
罗伯特·米德 .
中国农村观察, 1997, (04) :30-41
[10]   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 [J].
王诚 .
经济研究, 1996, (05) :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