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被引:59
作者
贺来
机构
[1] 吉林大学
关键词
实体本体论; 生存论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 范式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0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分类号
0305 ; 010101 ;
摘要
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在于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的变革 ,改变了理解“存在”问题的解释原则和思维方式 ,开辟了“存在论”的现代哲学范式。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颠倒了逻辑与生存、理论与实践、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把本来第二性的、派生性的存在“头脚倒置”为“第一性”的和基础性的存在。因此 ,必须在根本上改变基本的解释原则 ,对颠倒的关系进行“倒置” ,确立感性实践活动优先于逻辑和知性、并构成逻辑和知性基础的本体论地位。在马克思那里 ,“感性实践活动”的确切所指乃是人“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 ,正是这种本源性的生存方式 ,构成了“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和深层根据。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根本上扭转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方向 ,实现了基本解释原则的跃迁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203 +2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M].(法)雅克·施兰格等著;徐友渔编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  
本体论研究.[M].俞宣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非理性的人.[M].[美]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 著;段德智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4]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德)舍勒(Scheler;M.)著;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5]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陈嘉映;王庆节 译.三联书店.1987,
[6]  
哲学和自然之镜.[M].(美)罗蒂(Rorty;R.)著;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