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坡长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18
作者
曹龙熹
符素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DEM; 地形特征; 坡长计算; 坡长因子;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7.05.018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坡长是重要的地形因子,流域坡长的提取有多种方法,国内应用到实际研究中的有基于格网的直接计算法和基于山脊线的快速计算法。以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5 m分辨率DEM为数据源探讨这两种方法的提取精度。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在ArcGIS 9.0环境中分别用直接计算法和快速计算法进行坡长提取,并与通过地形图量算的坡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方法计算结果的合格率为86.9%,与量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0,确定性系数为0.520。快速计算法的合格率为69.7%,相关系数为0.276,确定性系数为—0.150,说明直接计算法的精度比快速计算法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栅格GIS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的提取算法 [J].
张照录 ;
崔继红 .
计算机工程, 2006, (05) :226-228
[2]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特性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J].
许明祥 ;
刘国彬 ;
温仲明 ;
刘宝元 ;
傅伯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1) :24-26
[3]  
数字地形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周启鸣,刘学军著, 2006
[4]  
Estimating the LS Factor for RUSLE through Iterative Slope Length Processing of Digital Elevation Data within Ar- cInfo Grid. Remortel V,Hamilton R M,Hickey R A. Cartography . 2001
[5]  
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等[编著], 2002
[6]  
River flow forecasting through conceptual models,part 1:a discussion of principles. Nash J E,Sutcliffe J V. Journal of Hydronautics . 1970
[7]  
Variability in Green-Ampt effectiv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under fallow conditions. Rise L M,Nearing M A,Zhang X C. Journal of Hydronautics . 1995
[8]   北京地区坡面径流计算模型的比较研究 [J].
符素华 ;
刘宝元 ;
吴敬东 ;
段淑怀 .
地理科学, 2002, (05) :604-609
[9]   基于GIS的农业土壤侵蚀分级和退耕还林决策——以川西干旱河谷地区为例 [J].
房世波 ;
杨武年 ;
张新时 .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5, (01) :72-77
[10]  
Surfaces and Modeling. Mitasova H. Grassclip- pings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