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围岩蠕变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16
作者
朱昌星
阮怀宁
朱珍德
罗润林
机构
[1]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剪切流变; 粘弹塑性; FLAC3D; Cvisc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23.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围岩蠕变特性研究,对锦屏二级水电站的板岩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长期剪切流变试验。应用FLAC3D软件中粘弹塑性本构模型(Cvisc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隧洞开挖后,围岩变形和应力均迅速变化,持续50天左右,围岩变形趋于某一稳定值,隧洞断面收缩量达3.5%左右,说明隧洞板岩具有硬质和完整的结构,其变形量不大,围岩变形均随时间增长而逐渐趋于收敛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FLAC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M].刘波;(美)韩彦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绿片岩三轴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I):试验结果 [J].
徐卫亚 ;
杨圣奇 ;
杨松林 ;
谢守益 ;
邵建富 ;
王义锋 .
岩土力学, 2005, (04) :531-537
[3]   基于ANSYS平台复杂地质体FLAC模型的自动生成 [J].
廖秋林 ;
曾钱帮 ;
刘彤 ;
路世豹 ;
侯哲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6) :1010-1013
[4]   大理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J].
李化敏 ;
李振华 ;
苏承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2) :3745-3749
[5]   岩体粘弹性本构模型辨识及其工程应用 [J].
朱珍德 ;
徐卫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1) :1605-1609
[6]   岩石粘弹塑性模型的研究 [J].
韦立德 ;
徐卫亚 ;
朱珍德 ;
邵建富 .
岩土力学, 2002, (05) :583-586
[7]   粘弹性本构模型的识别与变形预报 [J].
徐日庆 ;
龚晓南 ;
王明洋 ;
杨林德 .
水利学报, 1998, (04) :76-81
[8]   岩体本构模型反演识别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J].
袁勇 ;
孙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3, (03) :23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