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意涵

被引:8
作者
马国栋 [1 ,2 ]
机构
[1] 宁夏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实践意涵; 生态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出现和演进是对社会发展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一个历史回应。围绕着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而展开的讨论也在国家与地区以及产业领域努力实现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意涵,归纳区分出理解生态现代化的观念模式、分析模式、应然模式、实践模式四种基本模式,总结分析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凸显出来的根本特征并对其实践价值和困境进行了阐释,并强调指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推演必须以理解其基本意涵为基础,从而规避盲目的机械嫁接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053 / 10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发展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阶段、议题与关系网络 [J].
马国栋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41-46+52
[2]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Its Critics: Assessing the Past and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J] . Dana R. Fisher,William R. Freudenburg.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 2001 (8)
[3]   Risk society and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lternative visions for post-industrial nations [J].
Cohen, MJ .
FUTURES, 1997, 29 (02) :1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