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巧兰
何芙蓉
蒋敏
周艳阳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青少年;
D O I
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13.06.011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应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探讨5.12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探讨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方法用纵向设计方案,对极重灾区和轻灾区两所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极重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始终低于轻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客观支持在一年的时间内有上升趋势(P<0.05);自尊有下降的趋势(P<0.05);心理弹性的直接保护性因素为自尊和主观支持,间接保护因素有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男生心理弹性平均高于女生,但变化趋势无差异。结论青少年心理弹性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灾难后青少年心理弹性会降低,但可以通过增强内外保护因素而得以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950 / 954+959 +9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某中学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 [J].
景璐石 ;
朱翠珍 ;
王丹 ;
司徒明镜 ;
方慧 ;
张毅 ;
陈婷 ;
黄颐 .
华西医学, 2012, 27 (03) :27-30
[2]   地震灾区中学生PSS与PTSD趋势及相关分析 [J].
叶运莉 ;
刘娅 ;
陈敏 ;
张俊辉 ;
杨超 ;
袁萍 .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07) :853-855
[3]   中专生复原力、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
徐敏 ;
徐晓艳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2) :211-212
[4]   5·12地震后陕南灾区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差异分析 [J].
陈红艳 .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0) :166-167
[5]   地震遇难者家属的个体韧性及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 [J].
吴胜涛 ;
李娟 ;
祝卓宏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4) :309-312+317
[6]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席居哲 ;
桑标 ;
左志宏 .
心理科学, 2008, (04) :995-998+977
[7]   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 [J].
田录梅 .
心理学探新, 2006, (02) :88-91
[8]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 [J].
肖水源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 (02) :98-100
[9]  
地震灾区中学生灾难暴露程度、心理复原力与创伤心理的关系[D]. 喻玉兰.四川师范大学. 2010
[10]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 谢丹.湖南师范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