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优540和Ⅱ优162两杂交中籼稻为材料,通过人工控温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籽粒灌浆期中的含水率、淀粉合成、可溶性糖转化、Q酶活性,以及淀粉体发育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稻米淀粉体发育及胚乳透明度,既受品种遗传因素控制,又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适温条件下(26℃22℃,平均24℃),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而高温条件下(36℃30℃,平均33℃),则明显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加速了籽粒含水率下降,使淀粉合成和Q酶活性峰值比适温下的分别提前10d和5d;可溶性糖转化,呈现灌浆中、前期加速,中、后期抑制的状况;同时,在不同温度下,花后10d的水稻籽粒胚乳中央的淀粉体,其形态发育出现明显差异。这表明高温改变了稻米淀粉体的发育进程,导致了稻米淀粉体(粒)结构疏松,折光率下降,胚乳透明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