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33
作者
尹朝静
李谷成
贺亚亚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演进; 核密度; 条件密度;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30个省(市、区)1998-2011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并基于此以累积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为指标,利用核密度和条件密度估计方法,系统考察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非均衡性空间特征比较明显。基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的差异可将30个省(市、区)划分为"高速组""快速组""慢速组"与"零速组"四类地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增长分布形状以"单峰"分布为主,但"双峰"分布趋势开始显现。其中,东部地区出现"三极"分化现象;中部地区逐渐由"单峰"分布变成"双峰"分布;西部地区则有"两极"分化的可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布具有很强的内部流动性,并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农业TFP增长分布表现出流动性的同时呈"多峰"分布,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并未出现"多极"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6+135 +135-1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 [J].
尹朝静 ;
李谷成 ;
卢毓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03) :53-58
[2]   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 [J].
李谷成 ;
卢毓 ;
尹朝静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2) :61-67
[3]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效应——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杨刚 ;
杨孟禹 .
经济地理, 2013, 33 (11) :122-129
[4]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分析——基于环境污染视角 [J].
潘丹 ;
孔凡斌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9) :43-47
[5]   环境污染约束下农业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其动态分布演进 [J].
潘丹 ;
应瑞瑶 .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05) :60-67
[6]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地区差距及收敛性 [J].
曾国平 ;
黄利 ;
曹跃群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 27 (05) :31-38
[7]   中国省区间农业生产率的空间依赖性及分布动态 [J].
石慧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323-1332
[8]  
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 石慧.南京农业大学. 2009
[9]  
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 李谷成.华中农业大学. 2008
[10]  
Measuring intra-distribution income dynamics: an application to the European regions[J] . Adolfo Maza,María Hierro,José Villaverde.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