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照度对薇甘菊光合性状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廖飞勇
何平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南林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湖南株洲,中国湖南株洲
关键词
照度; 薇甘菊; 光合性状;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2.04.008
中图分类号
S765 [有害草木及其清除];
学科分类号
090703 ;
摘要
为了控制薇甘菊的生长和危害,对不同照度条件下薇甘菊的光合性状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照度为2000lx的光(处理 );上午自然光,下午照度为2000lx的光(处理 );全自然光(处理 )处理薇甘菊.结果表明:对薇甘菊处理2个月后,在处理 条件下,薇甘菊叶片薄,茎短、分枝少,生物量积累少;在处理 和处理 条件下,则生长茂盛,分枝多,生物量积累多;荧光测定表明,处理 条件下薇甘菊光系统 (PS )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非常低,非光化学猝灭非常高,光化学猝灭很低,可变荧光产量高;在处理 条件下,随测定光的增强,薇甘菊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VETR)上升幅度较小,在测定照度为17.85klx时,处理 条件下的VETR只有处理 条件下的48%;叶对820nm光的吸收表明,在处理 条件下,薇甘菊的光系统 (PS )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较低.这些结果说明光照影响薇甘菊光系统功能的形成,从而影响了其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 [J].
黄忠良 ;
曹洪麟 ;
梁晓东 ;
叶万辉 ;
冯惠玲 ;
蔡楚雄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2) :131-138
[2]   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及其伴生种基本光合特性的比较 [J].
温达志 ;
叶万辉 ;
冯惠玲 ;
蔡楚雄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2) :139-146
[3]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 编, 1999
[4]  
Regulation of photosynthetic electron-transport in Phaseolus vulgaris L., as determined by room-temperature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J] . Thomas D. Sharkey,Joseph A. Berry,Rowan F. Sage.Planta . 198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