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被引:6
作者
韦拴喜
机构
[1]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 道; 技道合一; 审美; 自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3 [美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6 ;
摘要
技与道的关系是庄子哲学尤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庄子的道既是本体论、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实践论。庄子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庄子的技不同于以动力机械为特征的现代技术,而是更多地与艺相通,与个体心灵的创造性相关,能在超越层面上与道合一而游于自由之境。技低于道,但能载道,道又是技的出发点,亦是道的升华和飞跃,技与道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出神入化、得心应手的技艺操作所达到的技道合一的境界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而美也因此成为实践活动的自由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由技至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 [J].
王前 .
哲学研究, 2005, (12) :84-89
[2]  
中国艺术精神.[M].徐复观;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美学引论.[M].杨恩寰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4]  
演讲与论文集.[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  
哲学与美学问题.[M].彭富春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  
周易今注今译.[M].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商务印书馆.2005,
[7]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
[8]  
真理与方法.[M].(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判断力批判.[M].(德)康德著;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10]  
说文解字.[M].(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