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分析

被引:15
作者
胥彦玲 [1 ]
刘康 [2 ]
秦耀民 [2 ]
李怀恩 [1 ]
姜凌 [3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3]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秦岭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2.035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秦岭地区是中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是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RS和G IS技术,分析了近20年来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进一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20年间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则呈减少趋势,林地基本呈稳定状态,增幅仅为0.70%,但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均较大;耕地减少的幅度较大,减幅为158 838.02 hm2,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并且多为优质良田;建设用地高速增长,增幅为47.46%,主要源于耕地,草地也呈增加态势,增幅为10.99%,主要源于林地与耕地;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压力、经济因素、宏观政策等,且这3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秦岭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