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籽粒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立群 [1 ]
张国权 [2 ]
李学军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黄淮南片;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8.06.018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明确黄淮南片当前种植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我国黄淮南片小麦品质育种和品种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对黄淮南片82个小麦品种(系)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等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各品质性状的平均水平分别为:容重797.6 g/L,蛋白质含量144 g/kg,湿面筋31.3%,沉降值33.2 mL,面粉吸水率59.5%,形成时间3.3 min,面团稳定时间4.6 min,最大抗延阻力255.8 EU,拉伸面积55.2 cm2;根据专用小麦品质标准综合评定,黄淮南片82个供试小麦品种(系)中,品质性状达到强筋的有7个,仅占8.54%,中筋的有41个,占50%,弱筋的有4个,占4.88%。【结论】面筋强度差、稳定时间短、拉伸面积小是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育种工作者应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加强对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及拉伸面积的选择,以满足生产和加工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60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进展与问题 [J].
林作楫 ;
雷振生 ;
杨攀 ;
王美芳 .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02) :5-8
[2]   我国冬小麦品种品质现状与问题 [J].
王辉 ;
马志强 ;
曹莉 ;
孙道杰 ;
李学军 ;
闵东红 ;
冯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4-40
[3]   加拿大优质小麦品质育种与生产概况 [J].
赵玉田 ;
SHENG Qing-lai ;
梁博文 .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02) :74-77
[4]  
2006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李经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中国小麦育种与产业化进展.[M].陈生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  
谷物品质与食品品质.[M].魏益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