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企业迁移及区域影响——以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为例

被引:37
作者
朱华晟 [1 ]
王缉慈 [2 ]
李鹏飞 [2 ]
李伟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迁移; 网络组织; 集体创新; 竞争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迁移通常被认为是企业优势延伸或再造的扩张型迁移,其动力来自于资源稀缺、要素成本上升、技术升级以及环境规制等多重压力,主要体现比较优势的思维逻辑。选择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一例,采取半结构式访谈,透析集群企业迁移的多层面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发达地区在要素价格上的差距并不显著,不足以导致非空间邻近的、大规模群体式外迁。迫于同质产品竞争的压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的制约成为企业迁移的重要内在动力。开放的地方网络组织能够减少企业外迁的交易成本和潜在风险,地方行业自律机制及政府公共治理产生的正向集聚力或负向离心力,均影响到迁移决策过程。集群企业的迁移路径具有显著的集群指向性,这意味着,基于集体创新能力和集群治理效率的地区竞争优势构成企业迁移的外部推力或拉力。群体迁移短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产业空洞化甚至引致集群衰退,在增强迁入地集群效应的同时,也会对其原有的市场结构和创新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现状及特征分析 [J].
魏后凯 ;
白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9) :13-24
[2]   珠三角产业面临“空心化”? [J].
王缉慈 ;
李鹏飞 .
中国报道, 2008, (05) :48-49
[3]   北京美术产业对地方文化的嵌入性程度分析 [J].
周尚意 ;
沈小平 .
人文地理, 2008, (02) :26-32
[4]   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 [J].
张纯 ;
王敬甯 ;
陈平 ;
王缉慈 ;
吕斌 .
地理研究, 2008, (02) :439-448
[5]   城市工业搬迁的动因、方式和效果——以北京市为例 [J].
傅晓霞 ;
魏后凯 ;
吴利学 .
经济管理, 2007, (21) :66-71
[6]   企业家行为、企业迁移、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政策 [J].
鲁德银 .
财经研究, 2007, (11) :82-91
[7]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华 ;
梁进社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4-24
[8]   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基于对企业搬迁过程和效果的剖析 [J].
徐金发 ;
张宏 ;
江青虎 .
技术经济 , 2006, (07) :45-47
[9]   浙江民营企业迁移的理论动因 [J].
黄冬梅 ;
杜伟锦 .
经济论坛, 2006, (05) :19-21
[10]   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家的视角 [J].
吕文栋 ;
朱华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