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10
作者
童国榜
郑绵平
袁鹤然
刘俊英
李月丛
王伟铭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
[3] 北京
[4]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孢粉植物群; 气候事件; 江汉盆地; 始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本文依据明钾 1井孢粉分析资料建立了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的孢粉组合序列 ,共划分出 6个孢粉带、14个孢粉亚带、6个孢粉植物群 气候时期和 5次孢粉植物群气候事件。孢粉证据揭示 ,在始新世晚期存在着一次剧烈的环境变革 ,植被经历了由阔叶针叶混交林向阔叶林的转化 ,气候由中亚热带干旱 半干旱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 半湿润的转化。孢粉植物群气候事件由前三次快速而强烈的干湿、暖热颤动事件 ,转化为后两次气候转型事件 ,气候由暖湿、热干转为热湿、暖干。在盐岩 钙芒硝泥岩 紫色泥岩 泥灰岩 泥岩 粉砂岩的岩石序列中孢粉组合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反映出气候干湿变化对植被和沉积环境的制约作用。盐类堆积时期 ,当地地形起伏大 ,植被稀疏 ;湖滨周围耐旱麻黄灌丛发育 ,气候干旱、偏热 ;山区有针叶、阔叶疏林分布 ,气候偏湿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更新世环境巨变的孢粉植物群记录 [J].
童国榜 ;
陈云 ;
吴锡浩 ;
李铮华 ;
杨振京 ;
王书兵 ;
曹家栋 .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4) :13-23
[2]  
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J]. 童国榜,张俊牌,羊向东,罗宝信,王毓钊,陈佩英.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4(03)
[3]   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与成盐期 [J].
沈振区 ;
童国榜 ;
张俊牌 ;
于淑凤 ;
李银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4) :89-99
[4]   我国部分地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孢粉组合序列 [J].
王大宁 ;
孙秀玉 ;
赵英娘 ;
何卓生 .
地质论评, 1984, (01) :8-18+95
[5]  
武汉地区第四纪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其环境意义[A]. 张文卿,贾淑琴,李继新,郑军.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999
[6]  
古孢粉学研究和应用[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周山富等著, 2000
[7]  
PalaeoecologyofChina .2 WangWeiming. NanjingUniversityPress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