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溶气成因

被引:13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胡国艺
张爱云
柳常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4]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关键词
下古生界; 水溶气; 煤成气; 油型气; 鄂尔多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溶气以高甲烷含量为特征 ,含有少量重烃和非烃组分 ,基本显示出高成熟过成熟的干气特征 (C1/C1~ 5>0 95 )。该区下古生界水溶气组成存在“东、西差异”(东部区块水溶气的C+2 重烃、苯和甲苯含量较高 ,而西部区块水溶气的C+2 重烃、苯和甲苯含量低或缺失 ) ,揭示了东部、西部区块水溶气的来源是不同的。东部区块水溶气具有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的混合贡献 ,西部区块水溶气主要来自下古生界的油型气。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轻烃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M].林壬子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2]  
油田水地球化学.[M].[美]柯林斯(A·G·Collins) 著;林文庄;王秉忱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3]   我国水溶性天然气资源分析与预测 [J].
王雪吾 ;
刘济民 .
天然气工业, 1994, (04) :18-21+98-99
[4]   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郝石生 ;
张振英 .
石油学报, 1993, (02) :12-22
[5]   油田水中可溶气态烃的组成与含量的地球化学意义 [J].
刘崇禧 ;
张学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4, (02)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