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环境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

被引:30
作者
王国强
徐威
吴道祥
刘洋
叶朝汉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合肥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 互馈作用; 预测;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安徽省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过渡性气候特征明显。地形处于中国东部第三梯级内,区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化。基岩山区山丘破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密集,形成深谷陡崖地貌景观;平原区岗坡、洼地地形突出;淮河、长江两岸支流发育,湖泊星罗棋布。多元化的自然、地貌和地质条件,加上人们不规范的生产活动而引发各种外生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如岩溶、土洞塌陷,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方病,河、湖岸冲刷、塌岸等。其发育和分布受区域环境地质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水文、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地质灾害是以岩土、水为载体,破坏和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徽省区域环境地质特征、岩土体组成及其工程性质研究为基础,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分析入手,探讨区域环境地质作用规律,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进行地质生态环境防护和塑造人地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对保证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安徽省地下水水资源特征与水环境问题 [J].
王国强 ;
李瑛霞 ;
吴道祥 ;
葛晓光 ;
刘洋 ;
叶朝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234-239
[2]   淮南矿区的环境地质问题 [J].
王国强 ;
刘洋 ;
吴道祥 ;
葛晓光 ;
赵华宏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1) :33-35
[3]   两淮矿区煤矸石的卫生填埋与生态恢复 [J].
王国强 ;
赵华宏 ;
吴道祥 ;
刘洋 ;
谢明贤 .
煤炭学报, 2001, (04) :428-431
[4]   安徽亳州市新近沉积粉土性质及其承载力的确定 [J].
王国强 ;
吴道祥 ;
岳涛 ;
陈天虎 ;
姜昆宁 ;
赵华宏 ;
李小江 .
地质与勘探, 2000, (06) :73-75
[5]   合肥市岩土体工程特征及地基划分 [J].
王国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6) :694-698
[6]   安徽省江淮地区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研究 [J].
王国强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1) :122-124
[7]   安徽淮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与土壤发育 [J].
王长荣,顾也萍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2) :59-65
[8]   淮河以北矿区地面沉降及其成因 [J].
桂和荣,陈兆炎,刘林,任守义,钱谋始,邹海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4, (05) :40-44
[9]   安徽公路工程几种常见地质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简介 [J].
王国强,郭正言 .
安徽地质, 1994, (03) :80-84
[10]  
安徽省国土资源遥感应用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安徽省计划委员会,安徽省地质矿产局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