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特区”发展论——一个基于生态资本运营的分析框架

被引:3
作者
陈光炬 [1 ]
严立冬 [2 ]
机构
[1] 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特区; 生态资本运营; 恩施自治州;
D O I
10.13501/j.cnki.42-1328/c.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以中西部结合地带的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样本,在深入分析恩施州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基础之上,提出创建"恩施生态特区"的战略构想,建议实施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战略措施,以期籍此探索民族地区生态化发展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想——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J].
陈光炬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6 (06) :140-144
[2]   经营海南生态资本 [J].
唐晓阳 ;
孙善根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03) :88-90
[3]   略论生态资本 [J].
牛新国 ;
杨贵生 ;
刘志健 ;
高扬 .
中国环境管理, 2002, (01) :18-19
[4]   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 [J].
刘思华 .
经济研究, 1997, (03) :46-54
[5]  
生态补偿机制的三大理论基石[N]. 沈满洪,杨天.中国环境报. 2004
[6]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严立冬著, 2002
[7]  
区域发展新思路[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厉以宁主编, 2000
[8]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 史金波. 民族出版社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