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恢881含玉米C4型pepc基因改良系的遗传背景及其光合特性

被引:4
作者
何立斌
向珣朝
李季航
钟黎
张楷正
李平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光合特性; 遗传背景;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6.01.00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含玉米C4型pepc基因蜀恢881中筛选10株,利用53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发现与蜀恢881表现差异的位点仅有1~4个,相似度在95.15%以上,最高的达99·03%。进一步对相似度为99·03%的转育玉米C4型pepc基因蜀恢881的6个生长时期测定有关光合指标,表明6个时期的PEPC酶活性均比蜀恢881增强,PEPC酶活性值最大时期是拔节期,为1264.2μmol/(mg·h),分蘖初期增加的幅度最大达到23.3倍;其净光合速率与蜀恢881相比,在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拔节期和始穗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拔节期最高,达到22.3%。研究表明通过杂交利用C4型pepc基因特征引物对C4型pepc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够获得携有C4型pepc基因且与受体亲本遗传背景十分接近的籼型水稻材料,而且C4型pepc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下能够高水平表达和稳定地遗传。据此,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光合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和田间综合农艺性状考查相结合的筛选玉米C4型pepc基因水稻的技术体系;同时认为在拔节期进行转育C4型pepc基因水稻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和筛选的效果可能较理想。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